-
【静安区招商】市北园区搭建企业合作交流平台 推动大小企业互利共赢发展
2023年,上海市北高新园区商会联合上海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举办"大手牵小手"企业对接活动,通过搭建合作交流与资源共享平台,促进园区内龙头企业与孵化企业携手发展,为区域招商引资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聚焦产业协同,构建合作交流新生态 作为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市北高新园区始终以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为目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此次活动是园区深化"以大带小、以小促大"发展模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整合龙头企业技术优势与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构建要素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体系。活动主办方表示,园区内集聚了一批像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这样的行业领军企业,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资源,与孵化企业在细分领域的创新探索具有天然合作基础,平台搭建将有效打破信息壁垒,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二)精准对接需求,激活产业链创新动能 毕孚自动化设备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德国倍福自动化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和中国区总部,专注于工业PC、现场总线模块、驱动产品及TwinCAT自动化软件等核心产品的研发与产销,可为智能制造领域提供开放式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上海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孵化的科创企业则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大数据等前沿领域,在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展现出较强潜力。对接活动中,双方围绕技术研发、市场拓展、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多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中,上海热像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计划与毕孚公司在智能热像系统应用领域开展合作,探索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化制造的融合路径;上海宝欧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则拟借助倍福自动化产业集聚优势,在预知性维修服务领域深化技术协同。 (三)完善服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促长效发展 为保障合作机制长效运行,市北高新园区持续完善企业服务体系,通过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平台搭建等举措,为企业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园区商会与聚能湾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定期组织技术交流、需求对接、参观考察等活动,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合作资源。同时,园区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注重产业链布局,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集聚,形成"龙头引领、中小协同"的产业格局。此次"大手牵小手"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企业合作搭建了桥梁,也为园区优化产业生态、提升产业链韧性提供了实践经验,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07-16
-
【静安区招商】静安区与景宁畲族自治县深化合作共谋发展新篇章
静安区与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通过合作签约开启跨区域协作新阶段,聚焦招商引资、产业联动、文旅融合等领域,推动两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此次合作旨在促进静安区作为上海核心城区的辐射效应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文化特色的深度结合,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合作背景与战略意义 静安区作为上海市中心城区,经济密度高、现代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的国际化优势和资源配置能力;景宁畲族自治县是浙江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独特,但发展潜力有待释放。两地合作是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通过跨区域协作实现“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助力景宁畲族自治县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同时拓展静安区的发展腹地。 二、重点合作领域与内容 1.产业协同与招商引资:静安区将引导优质企业参与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生态农业、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投资,景宁畲族自治县则为静安区企业提供土地、政策等支持,共同打造产业链协作平台。 2.文旅融合发展:依托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非遗文化、自然景观与静安区的文旅消费市场,联合开发特色旅游线路,推广畲族文化品牌。 3.公共服务共享:静安区的医疗、教育资源将与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展对口支援,提升当地公共服务水平。 4.干部人才交流:两地建立干部挂职机制,促进管理经验与专业技术的双向流动。 三、合作机制与保障措施 双方成立专项工作组,由静安区政府合作交流办与景宁畲族自治县发改局牵头,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推进项目落地。合作内容纳入两地“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确保政策衔接与资源投入。 四、未来展望 此次合作不仅是短期项目对接,更是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的开端。静安区与景宁畲族自治县将探索“城区+县域”的协作新模式,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供可复制的经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目标。
2025-07-15
-
【静安区招商】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将启 聚焦数据应用与城市生活
以“创新数据应用,乐享城市生活”为主题的上海开放数据创新应用大赛(简称“SODA大赛”)将于7月下旬在上海启动。该赛事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办,自2015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2019年度大赛在比赛专用数据开放、参赛辐射范围及奖项设置等方面实现突破,通过政企数据融通、全球资源汇聚等举措,助力上海数据产业发展与招商引资。 (一)政企数据融通深化开放共享。2019年度大赛数据提供单位数量和数据总量较往届显著增加,涵盖政务、交通、医疗、金融等多个领域。政企数据的深度融合,为参赛团队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源,有助于挖掘数据价值,推动数据资源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等场景的创新应用,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作用。 (二)全球创新资源加速汇聚。大赛以7月底举行的开放数据国际论坛为启动标志,吸引了国内外数据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与。通过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数据开放理念的传播与实践经验的分享,提升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创新团队参与,推动上海成为数据开放创新的重要枢纽。 (三)赛事激励体系全面升级。2019年度大赛总奖金额度达500万元,同时为获奖队伍提供云计算资源和孵化办公空间等配套支持。多元化的奖励机制不仅激发了参赛团队的创新热情,也为优秀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助力创新成果从赛事走向市场,形成数据应用的良性生态。 (四)配套服务赋能成果转化。大赛邀请专业专家团队为初赛及复赛团队提供指导,提升参赛项目的质量。同时,组织参赛团队与历届获奖团队开展经验交流,赴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并邀请参与行业论坛、展会及圆桌会议等活动。通过系列配套服务,搭建产学研用合作桥梁,加速数据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推动上海数据产业的协同发展。
2025-07-14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